历史意识与感知力:谈本土古迹保存与活化
【华教节特辑】
台湾传统建筑研究学者李乾朗指出,古迹为具有历史与纪念意义的建筑;我们参观古建筑或古迹,更能认识并热爱乡土与国家。
又西方的建筑理论亦指出,建筑为人的生活容器,乃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尺度,是以人无时无刻活在建筑中。
基此,国家各民族多元历史文化的古迹具有本土固有多元文化环境的在地历史文化价值,让我们能了解先辈生活环境表征。
老社区被迫强行拆除
然而,政府对各族文化遗产的维护不足;华社与友族等个人或组织积极推动保存历史文化觉醒运动,抢救各族民间的历史与文化资产。我们当可警觉到许多任其闲置的古迹逐渐颓败而消失,令人惋惜。
此外,在都市发展的洪流冲刷进程里,许多各民族的老社区、老街道之古宅第与古庙宇等等,亦在没有获得妥善的保存与活化规划下,被迫强行拆除,让位(都市)发展与建设,其历史现场、文献、照片以及史料证物等来不及列入档案保存进而阙如殆尽,令人痛心。
是以,保存与活化本土古迹的急务亟需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各单位、民间个人和团体组织等共同协力完成。
领悟过去事物的“过去性”
承上,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保存,怎样活化本土的古迹。笔者以为,政府与民间个人团体等组织必须具备整全的历史意识与感知力这两项观念。
西方现代主义宗师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 S. Eliot)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感知力虽是针对文学写作而发,但其实这两项观点仍有效且精确,值得我们借鉴。
其实,无论艾略特如何地开展“现代”,他依然敏锐指出:“传统是不可能通过继承权而得到的。如果你想得到它,你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继承传统牵涉到历史意识,而历史意识牵涉到一种感知力,就是不仅是要领悟过去事物的过去性,而且要领悟过去事物的此在性。历史意识迫使人们(写作时)不仅要与他自己的时代一起,而且还要意识到从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史以及整个本国文学是一个同在的实体,构成了一个同在的秩序。”
由此观之,首先,在古迹保存与其“领悟过去事物的过去性 ”的链接方面,我们应避免添加与古迹墙壁上历史事实不符的壁画涂鸦等;限制在建筑古迹范围内设置过量商业活动如售卖种类博杂的食物、饮料、首饰、衣帽等纪念商品的商店。
此观念亦提醒我们在修缮古迹时,要严守“修旧如旧 ”,切勿 “ 焕然一新 ”而失去了其原来的历史文化面貌。
照见古迹的“此在性”
其次,在“领悟过去事物的此在性”与古迹活化的链接方面,我们继承了本土古迹 “过去性”多元文化历史价值的基石后,要能加以借鉴吸收,以古为新,照见它们的“此在性”,以唤醒此在人们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此在性”关怀与兴趣。
循此,完备规划活化具历史文化性的本土古迹诸如住宅、产业遗构、仓库、军事设施、商业设施、公共建筑、宗教建筑、学校、聚落等古迹,尤为当务之急。
由此我们还要进一步从中走出缅怀本土古迹的层次,以古出新,为本土/当地 “此在性”的市镇建设、社区营造、休闲活动、民俗活动、艺文活动、宗教活动、历史文化社教中心,乃至产业振兴等活化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承上,笔者殷切企望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土地/历史文化保护财产等)法令与奖励措施的各个主导单位,能有效地开放并链接至在地的各级学府,大专研究中心单位、地方文史工作者/单位、建筑专才、商业机构以及文创团体等,以深化本地历史文化资产的保存与活化急务。
唯有具备了整全的历史意识以历史感知力的各单位协力合作下,我们方能与古迹进行“触景生情”的历史意识和感知对话。
当观光者走人国人所维护、导览、宣传及重视的本土古迹之多元之丰富历史价值时,国人与观光者双方亦能绽露在地性历史文化的多元视角、相互的了解以及尊重的观察,达致了对本土多元历史文化认知的另一个高度。
李树枝,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本文为2019年华教节特辑系列文章之一,今年的特辑主题是“十八岁的投票权利”以及“活化本土古迹——走出缅怀层次”,由林连玉基金组稿。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每月12.50令吉
- 无限畅读全站內容
- 参与评论与我们分享您的观点
- 与亲友分享《当今大马》付费内容
- 可扣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