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当今大马》标志

限行令下,一家之主/煮的性别日常

这篇文章是在4 年前刊登

【来稿选刊】

妇女部劝导女性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居家办公时需要精心打扮化妆以及学习小叮当撒娇的贴文,在社媒炸开了锅,引起巨大争议。

最终,妇女部删帖道歉,其发展局总监发表文告表示,“如果分享的几个贴士不适当及触碰到特定群体的敏感,我方做出道歉,并会在未来更加小心。”

这则“奇闻”不仅登上了国际媒体红到国外,也让在家防疫多了闲暇时间的网民发挥创意,制作有趣的图片和视频被疯传。

不少非政府组织和社运分子抨击妇女部提供的贴士严重加深性别歧视,为女性贴上各种标签和物化女性。更有趣的是,连一向来不重视性别平等的巫统国会议员也在推文批评,这样糟糕的建议是在强化性别偏见,而且竟然是来自于妇女部。

然而在一片批评下,也有几篇评论文是支持妇女部的,指妇女部的原意是好的,只是比喻欠佳,很多男人和部分女人也支持,只是怕被“酸”所以不敢说出来;也有评论指出妇女部的贴士,竟然遭到有心人士意图放大负面舆论以及乱带风向,模糊焦点,为防疫添乱了!

除了妇女部的化妆和扮小叮当贴士,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现象是,只有“一家之主”获准出门买菜的指南。

这项指南在这行动限制期间,确实引发了不少有趣的性别课题和现象。

“自然的”性别分工

政府在限行令期间发出手机短讯提醒民众,“只有一家之主(Ketua Rumah)或 其中一名家庭成员允许出外采购日常用品和药品,这是政府所发出的指南。”

在这情况下, 很多男性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自告奋勇地担起去买菜的责任,结果引起了很多老婆的困扰和不少笑弹。

身为老公的男性连生菜和包菜都傻傻分不清楚,出门采购食材犹如上战场,化身采购员以根据清单上的“指令”采购对的食材。网路上也出现各种懒人包,以帮助男人辨认各种蔬菜和水果,完成采购任务。

就如网民的疑惑——“为何一家之主一定是男人?” 这是社会普遍对“一家之主”的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家务分工即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负责赚钱养家,而女性负责做家务照顾小孩,在家当一家之 “煮”。

尽管男性平常在家做家务的练习不足,明显生疏,为了担起一家之主的名号,男性还是硬着头皮出门采购了。

而妇女部的其中一张贴士图是,丈夫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妻子若需要丈夫的帮忙,说话时尽量避免嘲讽的语气。妇女部显然也视家务工作是女性的自然责任,男性只是辅助的角色,等老婆开口提出要求帮助时,老公才伸出手援助。

女性内化性别标准

政府的一家之主采购指南和妇女部的居家贴士皆在加深家务不平等的现象,强化此类的刻板性别角色。 

尽管很多人认为社会已经达到性别平等了,然而现实是这种传统的性别分工并没有被打破。繁琐的家务劳动、生育养育小孩、照顾老人,这些责任和义务仍然落在女性身上,但很少人会加以挑战或质疑。

随着现代化很多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也随之提高,加入劳动市场并拥有经济自主的能力。但是,她们仍受传统的性别价值观所牵绑,内化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价值,自己也接受了这套性别标准。

在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下,女性要会煮饭做家务照顾小孩。这是被社会塑造出来的“好妈妈”、“好妻子的”形象,让女性不知觉地被规训了。

若女性无法达到社会所期待的“女性形象”或者“典范母亲”的角色时,就会面对巨大的压力,认为自己是“不及格的妻子”或者是“坏妈妈”,直到她们慢慢地内化了性别角色,接受了这样的意识形态,认同了传统的女性必须要会煮饭做家务顾小孩的标准,逐渐地成为了社会的普遍共识。

女性要跳脱这种自我设限,只有靠自我醒觉,多接触性别的书籍,才可能从父权文化的牵绑中解放。

吃饭比化妆重要

另外,要求女性在家上班要化妆的贴士,可说是妇女部对“家庭”的美好想象。

很多家庭在行动限制令期间,首要担忧的是三餐温饱的问题,而不是化妆还是不化妆,穿睡衣还是正装的问题。比起奢侈的化妆品,这些女性更担心的是喂养家里老人小孩,钱从哪里来的现实问题。

在疫情冲击下,很多家庭的收入也受到影响,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和经济压力。因此,妇女部是不是更应该关注贫困家庭的粮食供应问题、小孩的奶粉和尿布物资援助等。

有新闻报导沙巴有家庭因为受限行令的影响停工,失去收入,生活陷入困境,骑脚车追上派发援助品的车队求救,可见三餐温饱才是当务之急要处理的问题。

同时,也有神回复的网民说,“平时煮饭做家务都很不得空了,现在这样子的情况下还要一天煮3餐,教小孩上网读书,哪里这么得空扮演小叮当的角色啊……”

可见身为“一家之煮”的女性在家里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根本无闲暇时间精心打扮化妆。坐在冷气房里的妇女部部长或者是负责宣传的官员和设计师,无法体会每个家庭的真实状况,想出化妆学撒娇这样的指南,无疑是不知人间疾苦啊!


罗奕媚, 毕业于台湾,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性别,喜欢独立自由; 试图透过书写影响身边的人,颠覆对性别的认识。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