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当今大马》标志

独中课程总纲刍议

这篇文章是在4 年前刊登

【华教节特辑】 

董总以《独中教育蓝图》(简称《蓝图》)为基础,于今年3月发布了《独立中学课程总纲(试行版)》(简称《总纲》),涵盖各个面向以指导未来三年独中课程的调整与深化,提供董总及有意进行改革的独中作为参考依据。《总纲》以马来西亚社会为考量,参考了国家课纲,以及中国、台湾、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文凭组织等课纲与资料,对教育现场变化快速的今天而言,这样的革新具有时代意义,也能提升独中教育的素质,值得赞扬。值此华教节之际,就林连玉基金之邀请,我对《总纲》的内容做了一些整理,并提出一些看法,供各位参考指教。

在理念方面,《总纲》以“乐教爱学、成就孩子”为愿景,以“教育创新、管理育人、校风营造”作为独中的管理核心,以“自主学习、沟通协作、社会参与”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成就孩子”,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成为“懂得关爱自己、有知识、能够解决问题、懂得关怀他人、有团队精神、擅长沟通、心胸宽广、有爱乡爱国精神、有永续发展信念”的人。如此育人的理念卓越,如能将“有知识”的形象与相关核心素养结合,提出成为“有知识且掌握科技的人”,强调科技的重要性,相信更符合未来的需要。

初中应侧重探索

在《总纲》的课程架构方面,我分别以初中和高中二部份来谈。初中课程的整体安排以三语和数学为主,约占总学时的45%,与过往差异不大,“本科”意识仍旧显著。主要的五项课程“革新”在于:

一、增加了选修“表演艺术与生活”学科(1节);

二、于“综合实践类”增设探究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服务课程(1节);

三、将历史、地理、辅导、公民等内容整合为“社会科学”科(5-6节);

四、在电脑课为基础上扩展“科技与生活”学科(2至3节);

五、除数学外,高达30%的校本评估纳入初中统考的评量之中。

第一至第四项课程的重整与增设,培养学生表演艺术、服务社会、善用科技、观察与批判社会现象等内容,是顺应时代的好变革。不过“社会科学”内容繁杂,5至6节课恐怕不易涵盖;而“表演艺术课”列于艺术组,却设定为选修,不似美术与音乐列为必修,且初中课程每周不建议超过45节,要落实并不容易。

有鉴于初中统考在今时今日的重要性已下降,初中阶段更有弹性让学生及早进行各方探索,举凡兴趣培养、职业认识、身心发展、家务技能、教育制度、基本法律、危机处理等,甚至是户外考察与学习,都能考虑嵌入不同学习领域之中,给学生更多机会认识自己、周遭和社会,同时为高中的分流做好准备。

高中改革较显著

相对而言,高中课程的“改革”比初中明显,我大致归类为七个面向:一、高中的课程改以学分制计算;二、减少高三必修课的时数以缓解学生面对统考压力,同时为高三学生增设“加深加广类”课程;三、允许高一及高二学生在“专业知识类”进行跨分流探索;四、以“延后分流”为原则,于高二阶段分流,决定往理科、文科、商科或技术科发展;五、除数学外,允许统考加入高达20%校本评估;六、扩充“综合实践类”内容,以及;七,允许以补考、假期班安排来协助学生获得相关学分,同时允许学生在修习较少学分(部份重修)的情况下留级,专注改善弱势学科。

总体而言,“学分制”是变化最大的部份。《总纲》提出一学期或总学习节数达20节课为1学分,并将高一至高三的必修学分,以及约5%至15%的选修学分总和上限订在一年90学分。换句话说,就是建议五天制的独中一天上9节课,每周45节为上限,以20周为一学期进行。

此外,高一、高二的必修学分是相近的,高三则较少,《总纲》鼓励独中与大学或其他单位联办“学分”转移课程,或办理专业认证的课程,以丰富高三课程的价值。就此情况,如果保留以“节数”而非学分作为阐述标准,更利于华教工作者的理解,也一样能按规定的学习节数或时数,达致培养学生的目的。而加深加广类课程,实际上能够获得承认的学分有限,与其纳入现有课程,不如等学生考完高中统考后,学校再与其他机构办理密集培训课,既不增加学生课时负担,也更为专注有效率。

弹性处理延后分流

关于第三与第四,高二阶段“延后分流”有其好处,可以让学生在更多探索后,或心智更成熟之后,再选择自己渴望发展的方向。但是就现实操作层面,部份独中高中规模有限,未必能提供多学科(含技术科)的探索空间;而高二分流后,学生很快得在隔年面对统考,以当前“考试成绩”为学习总结的情况下,“延迟分流”对学习专业科和应对考试时间稍嫌局促。

也许可考虑弹性做法,将“探索”部份前置于初中课程,并维持高一分流,但允许学生在高一时进行跨“专业知识类”的尝试,同时让未确认方向的学生再次进行职业性向或相关测试,并给予意见或辅导。若学生确实在高二才确认转科,则独中在高一年终假期时,针对相关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类”课程补强,以协助学生顺利转换轨道。

关于第五至第七项的安排,我认为都相当适切。将学校的评估纳入高中和初中统考成绩,更能反映学生日常学习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安排可能需专才搜集各个学校的评估标准,或利用统计方法把成绩换算成常模,才会更加趋近“公平”(也可参见《蓝图》咨询稿)。

在综合实践类方面,加入“探究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校订课程”,这些课程时数虽少(1至2节),但基本上能让学生与社会连接并做出回馈,学校也能依照传统或校风安排特定课程与某些活动,彰显各别强调的价值观,都是合情合理的。比较令人担忧的部分反倒是“联课”,它往往被视为是“五育”的重要一环,但独中教育却只给予联课非常有限的培养时间(2节),这是需要审视的。

至于提供假期补强课,让弱势学生增加学习机会,也是上佳的安排。我们也从许多研究发现,留级制度弊多于利,留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延伸到成人前期。目前大部份独中仍保有留级制度,如果独中教育系统能消除留级,那非常好;如果无法消除留级,但愿意给予留级生针对性的“学科”补强,或提供有条件、有追踪、有身心支持的留级,对那些无法升级的学生而言较有帮助。

思考独中最终目标

除上述外,当《总纲》把“自主学习、沟通协作”列为“理念”时,如何在课程内培养学生相关“技巧”,都值得进一步设计与探讨。而《总纲》的最后几页罗列“跨系统的合作、学习支持、教学方法建议与课程分配安排建议”等,都非常有建设性,值得参看学习。其中谈及“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多元教学法”部份,如“跨校网络教学”或“协同教学”等的概念都相当精彩,只可惜篇幅少,未能让人深入探索与了解。

我期待这方面的内容得以进一步阐扬,让教学创新,迎合时代步伐,达成“乐教爱学、成就孩子”的愿景。如日后情况允许,各独中在新课纲下开展师生交换制度,让师生易地教学与体验,也是值得期待的事。

最后,作为独中教育的支持者,我们从历史的脉络中,深切理解维护母语教育的重要性。独中教育在国家内肩负传承中华文化的角色,这是适切又美丽的事;《总纲》强调“多元尊重、爱乡爱国”,也是我们认同且引以为傲的。

这几年来,董总和独中做出实践,与教育部族和其他群交流,还邀请相关族群参与华族活动,甚至办理各族的文化体验营等,跨越了藩篱、促进了了解,都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不妨问问,独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总纲》和国家课纲的连接,应该到什么程度?这可能是接下来值得思考的事。


黄益启,南方大学学院技职学院主任

本文为2020年华教节特辑系列文章之一,今年的特辑主题是“种族政治与社会改革”以及“华文独中教改怎么办——探索素质教育的可能”,由林连玉基金组稿。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