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当今大马》标志

基礎教育宜有保底能力

这篇文章是在4 年前刊登

【精选书摘】 

人类历史上经历过两波的全球化,第一波全球化从1870年代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波全球化则从1970年迄今。这两波全球化的到来,伴随着不同的经济模式与生产形态,深深影响了人们对教育的思维和期待。

第一波全球化带来了现代学校的体制。德国在19世纪后半叶,最先建立了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将知识切割成不同学科,按照课程进行大规模的教学,以培养大量受过基本教育,同时服从纪律的劳动人口。这一波全球化带来了知识的解放与普及,正好适应近百余年来工业社会的需要。

但是,二十世纪末的第二波全球化,迎来了影响钜大的互联网革命。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有的教育模式显得僵化和保守,对人才的培养过于浅层化,不符新兴工作的要求。

教育体制整体绩效不足

马来西亚的教育体制,又如何因应第二波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成效又是怎样?简略来说,马来西亚在基础教育有完备体制,分工明确,也有序地运作,惜整体绩效不足、素质低落。马来西亚教育综合素质在东亚区域落居二至三线的水平。

不过,从各时期的教育纲领和课程要点来看,马来西亚教育部门并非一成不变,会因应国内外趋向提出不同重点,而且不时提出改革亮点。但是,这些调整始终属于课程标凖的局部微调,仍在传统框架下进行,没有鲜明的结构改革和观念突破,大多是在行政和执行上的修正,学校的培育方式与习惯依然不变。

换言之,无论经历了多少回课程的调整,马来西亚基础教育仍以工业化时代为导向,人才培育趋于规格化,不强调差异性,课程与教学是套装式安排,每个人的课表与考核都採同一款格式,长期忽略弱势群体。

目前的教育体制若保持不变,虽可满足传输知识的基本职能,但对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则是严重回应不足。这其实反映在过去十年马来西亚在“学生能力国际评鉴计划”(PISA)表现上。

过去十余年,全球热衷教改的趋势,衍生不少新的理念与主张,有者的确带来启发,亦有不少只属花悄新颖提法。以马来西亚的教育素质偏弱的情况,更需要是回归基本,把基本面做好才算务实。

限于篇幅,本文只陈述若干观点与主张,供各界参考讨论。

一、保底能力

马来西亚教育质量低落,在不同的国际评比和排行中都得到証实,更严重的是,程度偏低之余还落在较后段,说明连基本的保底能力,都无法做好。甚么是保底能力?意谓即使无法保証学生表现达到高水平,也至少能维持在平均程度,或中度水平,如果连这个要求都达不到,就是缺乏保底能力。

根据PISA的2018年度报告,以7个等级来区分学生表现,马来西亚学生无论在科学、阅读和数学方面,能力都只停留在第2级水平,属于偏低位段,也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2018年小六学生的评估考试(UPSR)中,数学科全国有19.5%学生只得E等(即不及格),29.8%获D等(只达到基本水平),两者合计近五成。换言之,经过六年小学义务教育后,马来西亚仍然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在数学科处于基本水平及以下,程度不足意味着他们升上中学后,会遭遇严重的学习困难,或丧失学习动机。

一个合理和正常的教育体制,除了要有能力培育出卓越水平的学生,也应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保学生至少达到满意程度,或具备中等水平。马来西亚还面对一个危险,即 使是普通水平的学生,也跟东亚其他国家的普通水平学生,都有很大一段落差。我们如果在小学就没有做好保底工作,也会将学习危机延伸到中学而难以挽救。

二、补救教学

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都有大约20%在学习上遭遇障碍的弱势学生。弱势学生的成因複杂,大体上包括社会因素(资源偏差、城乡差距),家庭因素(中低收入、问题家庭、移民家庭、少数族群、隔代教养),个人条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

为了协助弱势学生的学习,有些国家开始重视补救教育(compensatory education),美国在小布什总统时期推动一项“不让孩子落在后头”的计划(No child left behind),要让所有孩子的学习程度提高起来,避免他们成为教育体制的失败者。

有学习障碍的弱势学生,儘管智商没有问题,也没有发展迟缓,但是在听力、会话、阅读等特定领域上,或许出现问题而引致学习困难。他们包括阅读障碍(Dyslexia)、过动症(ADHD)、书写障碍(Dysgraphia)、数学运算障碍等等。这类学生如果得到诊治和支援,或可克服学习困难,前提是及早得到补救。

但是马来西亚教育体制向来忽略弱势学生的存在,完全没有资源去关注补救教育,往往导致这群学生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最终面对被遗弃和淘汰的命运。长期下来,将造成辍学、低成就、缺乏社会流动的后果。

事实上,如果补救教育能及早开始,在小学就受到关注,可以协助一部份弱势学生脱离恶势循环的枷锁,减少社会未来的代价。在少子化社会,补救教育也可以保障每个个体不受忽略,为不同学习特性或需要的学生,安排相应的教育内容,进行积极的补偿性教育。

三、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对所有学科的学习,有绝对与直接影响,因此是PISA测试的三大项目之一 。国际上研究指出,凡阅读品质高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统整、归纳、判断讯息能力,在修习数学、科学、语文等学科时,也会相应进步。良好的阅读素养,对一生的终身学习亦有助益。

马来西亚在过去三次PISA评估中,阅读素养长期得分落后,但令人惊讶是,这段期间当局竟然甚少认真关注阅读素养的问题。这裡指的认真关注,包括出檯相关的研究与方案,而不是形式上空泛的“鼓励阅读风气”,可实际上政府并不投入资源,社会也缺乏对策,十年来空等阅读危机恶化。

学校要改善学生阅读力,需要发展出经过规划的阅读课程和指导策略,教育部必须要有相关的研究和资源,以及培训师资,否则一切“佛系”的做法皆无意义。

台湾的经验是,当它在早期的PISA评估中发现阅读能力偏弱,就组织学术和专业团队进行补救,开展策略。目前马来西亚的中小学仍以简单轻便的态度,如晨读、交读书报告的方式来鼓励阅读,成效当然不彰。

阅读可谓最重要的学习工具,但阅读习惯必须及早开始。小学低年级是“学以读”(Learn to Read)来学习识字、读懂生活文本,高年级以后则是“读以学”(Read to Learn),透过阅读学习其他知识。另外,亲子之间以沟通形式一起共读,在阅读中与孩子对话,也会使孩子发展出较高层次的阅读素养。至于家中藏书,同样有利于学生累积阅读习惯。

四、高思维的迷思

在教改风潮中,近年马来西亚中小学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强调高思维教学和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有的华文独中则推动公民教育,可说实话,马来西亚仍然没有充分的条件去落实这些课程改革。

要在学生群中培育分析、判断和思考的素养,必须先在整个教育体制(特别是大学)和社会文化中,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相关的配套与资源。如果只是孤立地填塞到中小学课程中,难以预见会产生效果。

然则,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包括国立大学,长期疏于发展人文与社会科学,早受学界诟病,也对社会带来负面效应。如果国内大学缺乏相关的人文与社科课程,师范院校也没有扎实的人文思想训练,欠缺在相关学科浸淫的教师,要在基础教育裡发展高思维教学或独立思考等素养,将是事倍功半。在师资储备中,需要有一群具备文史、哲学、逻辑、法学、社会科学基本概念的教师,加上有足够的阅读量,才能为学校提供适合的教学资源。

现在国内不少人士把高思维教学,几乎等同是某种新颖技法,或是出题法则,甚至有“难的题目就是高思维”之说法,造成概念上的扭曲和误解,也脱离原意和本质,这正是人文思想土壤不足的结果。

高思维教学、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不能单靠教师照本宣科,也不可能透过零零星星的培训,在一知半解下就可以满足教学现场的需要,这是缘木求鱼的奢想。唯有强化人文与社科学系,厚积公共理性的氛围,才是正确出路。

五、公民教育

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础教育,应该将“知识”和“民主”两种素养,并列为国民教育首要任务,尤其是马来西亚目前正经历政治转型,国会也修宪降低投票年龄至十八岁。

推展公民教育是要确保每一个国民在行使投票权之前,就应该接受过系统的公民教育,或是具备基本的公民意识。这个学习过程当然不是在大学才进行,因此培养出有知识有品格的现代公民,应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大部份民主国家都有规划良好的公民教育,但目前马来西亚的公民教育并没有自形体系,在公立中小学非穆斯林必修的道德教育,则是取向保守的品格教条,不合现代公民教育的需要,对培育新一代成为尊重普世价值、爱好民主自由、关怀平等正义、崇尚法治科学的自主个体,并不具备充份条件。

在孩童于基础教育的养成阶段,就宜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自主独立的公民,有思辩能力参与民主过程,才可以巩固民主体制。瑞典对基础教育的目标就很清楚,不管学生未来有没有上大学,成为蓝领还是白领,都要培育每个人一定成为“公民”。公民素养的训练必须普及全民才有意义,这跟群体免疫雷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潘永强,政治学者

编按:本文原题为〈导论:认同政治、官僚制约、与未来脱钩:检视马来西亚教育〉,收录于潘永强主编《能力·素养·创造力——教育改革如何可能》一书。

本文经作者摘要节选,除了题目有更改外,段落也有所调整,文内部分译名与名称按照本刊惯用改动,其余不做更动。本文获得大将出版社授权转载,谨此致谢。

欲知该书详情以及邮购,敬请点击此书介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