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当今大马》标志

巴冬渔村史:绫网捕鱼

这篇文章是在2 年前刊登

【精选书摘

巴冬渔民之间的对话常使人感到莫明其妙,如:(a)今天是去放“龙”还是捉鱼笼,(b)今天放什么“龙”。这些全为福建或潮州话。这对非渔民的巴冬村民或外来者来说,都会感到奇怪,不知在说什么。

在百年前占多数的潮藉和占少数的福建籍的渔民,都把放渔网捕鱼称作“放龙”;长久传下来,至今渔民们都不知“放龙”是什么含意。我曾向年长许多和比我年轻的渔民询问,全都不明所以,都只知道有这种说法,说“就这样流传下来的,前人这样叫也跟着叫”,都不懂为什么会这样说。

我推测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绫网的“绫”在潮州话和福建語中都跟“龙”同音,因此渔民在对话中都会心照不宣地知道什么意思,而把绫网的“网”给省略了,久而久之就成为巴冬渔民的通俗用语或行话。此外,在离巴冬渔港约20公里的峇株巴辖县峇眼渔村则称为“扫绫”;这是因为每个月有约10至12天左右,海水流动速度非常慢或几乎停止不流动,渔民称之为“死流”;这时候渔民就把渔网放沉至海床上,让渔网贴在海泥上捕鱼,就似扫把扫在泥上故称“扫绫”。马来语中也很贴切地道出绫网的性质,称jaring hanyat,即“随着海水的流动而捕鱼的网”。

许多人以为渔民放渔网就能捕获任何鱼和虾。这是错误的。渔民的渔网是根据网洞的大小来决定捕什么鱼的,如6寸半网洞主要捕斗昌鱼、4寸至4寸半捕大白昌、3寸半网洞捉马鲛鱼,等等。巴冬渔民最多用的是2寸半网洞,这是捕黄尾鱼、硬尾带鱼、小马鲛鱼等较小的鱼类;另外还有1寸至1寸半网洞,则为捕虾专用。因此并非一放渔网就能大小通吃,大鱼小鱼都能捕获。

依农历计算捕鱼日

朋友们常问我最鱼近很少,是不是风浪大,渔民没办法出海。其实渔民都很喜见偶尔会有一次大风浪,因为在大风浪停后都能捕到更多鱼;而且平时须要到较远如超过10海里的海域捕到鱼,大风浪过后则只须在4-5海里就能捕到很多鱼。

巴冬区的渔民都要根据农历计算捕鱼的日子,如每月的初八至十二、廿三至廿七为“死流”,意为海水流动非常缓慢,渔民就须把渔网放深至海床上捕鱼,一般捕到的鱼有小西刀、带鱼、大眼鱼、gunama、红绸鱼、石斑等鱼。而和死流相反的“heong”流,能捕到的鱼类则有硬尾鱼、黄尾鱼、马鲛鱼、鲳鱼等等 。因此在巴冬的巴刹,并非任何时候要買什么样的鱼都有。

另外,渔民还会根据农历的春夏秋冬四季来区别每季的风向,如在11月至翌年2月在中国为冬季,因此须吹北风;3月至5月应吹南风;6月至8月吹西南风;9月至11月吹西北风。渔民都知晓只要风向吹的好,鱼虾收获就会丰收。如果风向不对,比如4月应吹南风但却吹起西北风,又或者今天吹北风、明天吹南风、后天又吹西南风,则风吹不顺将会把海中泥浆捲滚起来,导致渔网沾满泥浆而捕不到鱼。渔民称之为“网生泥”。总而言之,对捕鱼人影响最大的就是风向。

甲海峡轮船航线上

渔民是怎样知道要起大风浪而不出海呢?风浪的发生一般上多数是在午夜至凌晨时分,白天的机率较少,白天约占30巴仙,而夜晚有70巴仙。在凌晨时分如看到海上一隅乌云密布且很低,只离水面一点点地压在海面上,时不时有一道闪光,这就表示大风浪即将来临。一般由陆地吹向海上的风浪是不会太大的,只有由海上吹向陆地的才会造成较大风浪。此外,当大片乌云低低地压在大海面上,而乌云上面又压一层厚厚灰色的云层,时不时有闪电,这是潮州渔民说的“白眉阵”,表示将来临的风浪会很大,这时多数渔民都会回航。

是不是下雨渔民就不能出海捕鱼呢?一般上只要不是在渔民刚要出海工作时下大雨,或当大雨停后还下着毛毛雨,渔民都会赶着海。若在拉网时下起雨,只要不是倾盆大雨,渔民都会冒雨继续拉网。而要是当渔船在天未亮航行时下起雨来,就都会把船上的灯都开亮着,为的是怕渔船互相碰撞。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巴冬渔民每个月约有20天是在马六甲海峡的轮船航线上寻找生计。在放好长约1公里的渔网后的前、后、中段,都可能会有轮船经过。渔民就要小心地避免渔船被经过的轮船撞翻。而当渔民在放渔网时,如在前方约500尺左右有轮船驶来,都会把自制重约1kg多的水泥块绑在渔网上,让渔网快快下沉以免被轮船绞断。如遇上在渔船后方约400尺左右有轮船要经过时,都会把渔船停下来,让轮船经过后才继续放网。

总之在轮船航线作业时,渔民们都要特别小心,因为巴冬海域位于轮船经过频密的马六甲海峡,而且过了马六甲州,南部的海峡是越来越狭窄的。巴冬海域离开国际航线约11海里,以巴冬渔船的速度约一个小时就能抵达轮船航线,而在马六甲州同样的速度则要驶近2小时多才能抵达轮船航线。此外,巴冬的渔船上都会有至少一支自制的旗子,其用途是渔民在放网时把它绑在渔网上,若渔网被轮船绞断或其他因素而断裂时,绑在渔网上的旗子能让渔民清楚发现断了的渔网。

日流与夜流的渔网

巴冬渔民放的渔网并非想像中的一张或几张渔网。巴冬渔船都会带着至少120张以上渔网。一张网长约90尺、宽约18尺,120张就大约长1.7海里。而1公里约等于1.85海里,因此放完120张渔网就约等于1公里长。然而在1980年代,每艘渔船则只有40至50张网。这是因为1980年代未发明拉网机,渔民必须用人力拉网;加上1980年代后外地拖网渔船更多侵入巴冬海域,使鱼量越来越少,致使渔船的渔网一再增加。之前是渔网不多但能捕到很多鱼,而现今是以渔网数目换取较多的鱼获。

巴冬渔民都会在凌晨2至3点出海,渔民称之为捕“日流”,回来时间为当天中午12点左右。另一种是下午约2点出海,要到隔天早上才回来,称为“夜流”。“夜流”是以捕马鲛鱼为主,渔船老板都是本地人,船上“大公”及工人都是持有红色身份证的印尼移民,人数占巴冬渔民五分之一。

不管是捕“日流”或“夜流”,都要海上过上半宿或是整晚,有句福建和潮州歌唱道:“嫁着捕鱼俺三更半夜找没人”,这就道尽了渔民的辛酸。据年龄70岁以上的渔民反映,在1950-1960年代的很多女子都不愿嫁到巴冬当渔民妻子,但1970年代后随着经济地位上升,以及环境和观念的改变,则是以嫁给“捕鱼佬”为幸福,而且还能吃上新鲜美味的海产。

为什么巴冬渔民都在夜晚出海呢?这是因为“夜流”的渔网只适合于晚上捕鱼;至于“日流”的渔网则捕获最多的鱼类为硬尾、小马鲛鱼、小西刀鱼、黄尾鱼等。根据“日流”渔民的经验都知道,如在天未亮的7点前撒好渔网,捕获鱼的机率是最高的;加上要赶在鱼贩较集中的下午2点之前卖鱼,因此渔民都会选择在凌晨3点左右出海。

这样一来,航行至捕鱼点约须1小时40分钟,放网工作近1小时,因此放好渔网时已近6点,然后在船上煮饭做菜,吃完后约7点40分拉网,而拉网的工作约要3个小时左右,回航抵达渔港就已是12点多。因此渔民在凌晨3-4点出海,就能确保赶在2点之前把渔获送到巴刹贩卖。

捕鱼成本收入与分配

1980年我刚涉足捕鱼时,老渔民曾告诉我说,巴冬渔民所用的塑胶渔网(潮藉渔民称为“虫丝网”)都是中国手工编织的。这种渔网打开时,看到的是较宽松的网结线;这和当年外国和本国机器制造渔网所见的很紧的网结线,区别很明显,能看得出来是手工制的渔网。这是一种长约90尺、宽36尺的手工网,编织者得花很长时间才能织成,但其运来马来西亚卖给渔民,也只要价45元。手工织的渔网比较耐用,可用3年以上,而机器织的网则最多只能用1年。

捕鱼工人每天收入是多少呢?在鱼产多,捕得顺风顺水时,渔船工人一天收入可达300令吉或更多。但由于某些原因,如风吹的方向不定导致渔网因海水混浊而沾满海泥浆,不仅没捕到鱼,甚至有时还得连续停止出海整十天也是常有。因此收入很不稳定,所谓“看天吃饭”,真是道尽渔民的艰苦辛酸。平均下来,渔船工人每月收入约在2000令吉左右,如再计渔船工人留来自家食用的鱼则超过2000令吉。

曾有人说:鱼在海里自己生育自己长大,不用照料、不用饲养,因此捕鱼的成本应该很少。但巴冬绫网渔民出一趟海去捕鱼,所须的财力物力人力都很不少。比如巴冬渔船都以当天收获数目分配工资,而按每船三位工人来算,一元每人各分1角3分,3位工人共为3角9分,加上老板也分得1角3分,因此工资总数合共5角2分;这样一来,最后船主只剩得4角8分。

另外,船主还须负担包括油、冰、伙食以及其他捕鱼工具的资金;又加上塑胶线渔网(潮州话“虫丝网”)每张造价为170元,而每张网耐用期仅7个月,再说每艘渔船约需120张网,故每个月都得添加新网。所以,船主的收益其实只比工人好一些。政府在1990年中开始给渔船柴油津贴,现在津贴后的油价为每公升1.65元,而油站价格则为每公升2.20元。如果没有政府的柴油津贴,巴冬渔港将会有许多渔船结束捕鱼,这一来巴冬渔村也将会和西马许多华人渔村一样走向没落。


陈荣辉,出生于巴冬渔村,在麻坡中化中学读到初中三,育有二男二女,从事捕鱼工作三十多年。曾经担任巴冬渔业公会会长、中华义山文书、翠美宫副主席、中华公会顾问。

编按:本文原题为“巴冬渔村历史掌故系列(五):巴冬渔村的绫网捕鱼”,原收录于《学文》第20期(2021年12月)。本文段落有所调整,部分标点符号有更改,其余不做更动。本文获得《学文》授权转载,谨此致谢。

欲知该书详情以及邮购,敬请点击此书介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