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社区记忆:看见个体生命与时代
【精选书摘】
新村诞生于马来亚紧急状态(1948-1960年),不仅是冷战的产物,也是族群化的空间。尽管曾经被赋予具体的军事功能(剿共),承载着集体形象(华人村子)和污名(潜在马共支持者),全国四百多个新村其实存在各种差异。
历经七十多年,新村所承载的意义也不断演化和多元化。英殖民时期,它是当权者用来集中和监视“潜在马共同情者”的营地,但同时候却被巫统马来精英视为是“独厚华人的优惠”;独立后国阵执政的时期,马华公会曾经把一些新村打造为都市化转型成功的“模范”村子,惟许多新村仍然面对各种困境;后来希盟政府的“新新村”政策,继续把它视为改造的对象,但着重点转移到社区营造和培力,而不仅仅是提供硬体设施;如今更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员致力于把部分新村打造为国家文化遗产及世界文化遗产。
有关新村的记录和研究并不少,《26哩故事》是个新的尝试,由P320社区空间成员李成钢和陈秀君协力,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柔佛州加巴拉沙威(亦称“26哩”)新村的变迁,从个人生命故事反映村子的历史。全书由27位曾经或仍然居住在沙威新村的人物口述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是个人生命史、社区史、空间史、产业经济变迁史和国家发展史的交叠交集。
这些故事的另一个关键词是“迁移”,几乎每一户受访者都经历多次的迁移:从中国南下到马来亚、因为冷战而被殖民政府迫迁、“出新加坡工作”然后再迁移回新村等等。除了紧急状态期间的迫迁,非战乱时期的迁移与出走,往往是历史行动者应对外在结构局势的无奈决定或者尝试改变自己命运的主动选择,也有的纯粹是因为婚嫁而迁移。
跟迁移一样,工作也是为了生活。村民从事的工作非常多元,包括种植胡椒、种菜、割胶、养猪、运输、中药行、杂货店、卖唱片、裁缝、挑粪、挖井等等。不少口述者巨细靡遗地分享自己行业的日常和技术,很多都已经是逐渐没落的夕阳产业,抑或改由新一代移工担任主要劳动力的行业。挑粪工人是一项“本地人都不会要做“的职业,这个蒙受社会污名的职业,只是口述故事里没有名字、没有脸孔的“他者”、“外来人”,反映出底层社会更边缘的群体,但同时也带出新村卫生设施的变迁:从粪桶到现代化的抽水马桶。
口述者的另一个共同经历和记忆是水供(从井水到自来水)和电供(从煤油灯到私人电房,到后来七零年代末、八零年代初才由政府提供电源)的现代化。水供和电源的现代化设施何时进入村子,这些资讯其实可以从旧报纸或者官方历史档案寻得,但《26哩故事》的口述史却带出书面档案资料没有记录的经验(比如挖井、收雨水等社区集体生活的共同记忆;私人电房时代,电费如何计算等等)。这就是口述历史的可贵之处,可以捕捉书面文字档案资料没有收录的社区生活样貌、旧时代的生活片段和个体经历。
独立后出生的马来西亚世代,很多都对官方长年推动的睦邻计划(gotong-royong)耳熟能详,但却不一定留意到民间自发的社区精神。《26哩故事》很多口述者都有养猪、杀猪和卖猪的经验,“还猪福”便是26哩村的社区精神:哪一家人的猪需要屠宰或卖,邻里都会前来帮忙,然后卖猪户会特地煮食请那些前来帮忙的邻里吃,当作答谢他们。随著城市化和更严格的公共空间卫生管理,社区养猪已经走入历史,社区精神也不再是以“还猪福”的方式展现,而有其他的新形式。
社区的生活、记忆和历史,还有性别化的一面。多个故事提及了口述者的生产经验,她们的故事反映公共卫生的另一项转型与变迁:从五、六零年代大部分在家生产,到七零年代大部分在政府医院生产;由亲友帮忙接生,到由政府委派的专业接生婆负责产检和接生。生产医疗化和医生的支配性地位,是东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其中一个现象,接生婆的任务和重要意义,逐渐被医院和医生取代。支持现代化的人士认为这是进步的象征,但也有人批评女性失去选择如何生产的自主权,接生婆这个女性专属的专业也被(一般男性)妇产科医生取代。除了生产,另一项有关女性身体的共同经验是“月经”。可惜碍于文化禁忌,口述者都不愿公开分享,这是口述历史的一项挑战。
相比于六、七零年代的生活经验,《26哩故事》对新村初期的历史记忆着墨比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只有少数几位受访者是战前出生,其他受访者分别为战后出生的世代和独立后出生的世代,新村的早期历史只能以隔代的零碎记忆流传下来。也有些村民是婚姻或其他因素,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才搬迁到沙威新村,因此对村子的早期状况也比较不理解。人们回避、不愿谈论紧急状态时期的经历,是沙威新村初期的历史片段缺失的另一个原因,这或许显示冷战的阴影仍然笼罩老一代口述者。
《26哩故事》是一部难得的新村社区故事。不同于传统地方史的书写,《26哩故事》不以新村成立的抽象冷战背景或宏大历史为主旋律,而是聚焦个体的生命故事,从微观视角反映社区历史、时代面貌和结构变迁。它也不同于学术论文,并没有将个人故事切割成为论证理论的零碎段落,而是呈现完整的个人生命故事,让多个口述者的故事组成一部社区的多重叙事和不断演化的时代面貌。这本口述史在社区中看见个人生命,也在个人生命轨迹中看见社区历史。
傅向红,社会科学院讲师,专注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思考身体、疾病、公共卫生、记忆政治等议题。
本文为《26哩故事:沙威心存居民口述史》一书序言,段落略有调整。书籍是由P320社区空间出版。谨此感谢P320社区空间授权转载。
欲知该书详情,敬请点击此书介。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每月12.50令吉
- 无限畅读全站內容
- 参与评论与我们分享您的观点
- 与亲友分享《当今大马》付费内容
- 可扣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