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当今大马》标志

从端午思考传统民俗的现代化

这篇文章是在1 个月前刊登

【恋念岛屿】

今年五月五端午落在阳历6月10日,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居家的,日子还是要过,毕竟不管是阳历还是阴历的时间标签,生活总得继续如常的,不是?

时间是人们在历经事物流转过程中所设置的坐标,很多年前我也曾表达过,节日是流动的时间中被人们特加标识的亮点。

制式化的日常琐碎中需要节日的欢快节奏来调剂,生活若只是不断重复的沉闷旋律,每天日复一日地循环,生活似乎就没有了兴味。于是乎,每隔上一段时日,便来点儿不太一样的步调,仿佛鲜明耐人回味的副歌那样,在整大段的生活乐曲中画龙点睛,生活的步调也就不再只是一成不变了。

说回端午。

眼下的端午或许就是裹粽子的食文化活动,还有就是赛龙舟、说屈原了。近代以来,我们熟悉的端午民俗实践,大致就是如此。

差别是,就端午吃粽子这回事来说,以前(大约是三四十年前?),多数家庭还是维持自家裹粽子、蒸粽子的节前活动,过节的粽子多是厨房里中老年主妇忙活一番之后端出来的——从市场采买、准备食材、清洗粽叶,到炭炉生火烧水等等繁复程序,小辈们大致都看在眼里,算得上是家庭教育环节的文化体验课了。

前些年每到端午前一日,人们总还是说什么“今宵多蒸粽”,仿佛家家户户还会热热闹闹地忙活蒸粽子过节似的,而其实对大多数人家而言,粽子早就是从市场摊贩手里接过了带回家。端午,早就无声无息地等在那里了。

正在验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