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英“还钱论”——谈行动党派系共存与路线竞争
行动党主席兼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日前声称其国会选区拨款两度遭“骑劫”到在野党选区,愤而要求掌管基础设施建设的槟州行政议员再里尔和公共工程局针对此事做出解释。
随后,峇眼国会选区下的两名州议员古玛然和朱悦权也跟着炮打司令部,抨击再里尔包庇官员;此事引发淡出政治圈的行动党精英领袖王建民的不满,直言这已不是当初他所加入的行动党。
这一连串的事态发展,是否揭示着林派的势力正在逐渐分解?
在林冠英仍强势当权的行动党,现任秘书长陆兆福,甫接任槟州主席职务的沈志强,以及上段所提及的王建民和再里尔,都被视为林冠英的嫡系人马。
随着陆兆福接下秘书长棒子后,行动党内部的派系正在重新洗牌和重组;沈志强和再里尔一度被视为林派在槟州的大将,但两人如今已和林派貌合神离。
党内的派系分布,代表着该党不同的路线斗争。一个政党若能兼容不同的派系使之共存,则让党内的路线斗争出现不同的论述,达致内部的良性竞争。
尽管派系斗争的恶化,将引发党内的分裂和动荡,但行动党的党内选举制度采用复选制,在初选阶段先选举产生15名(州委会)或30名(中央委员会)的委员,随后这些委员将在复选阶段互选产生各职位人选。
有关党选制度看似相对不民主,但却可以避免过度的竞争,从而让政党本身的体质无从负荷。因此,尽管同样有党争的出现,但行动党却很大程度可以维持内部表面上的团结。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让林派势力在行动党进一步遭受边缘化并不是明智之举,无助于党内派系共存的良性竞争。
林冠英在政坛上充满争议,毁誉参半。延续父亲林吉祥的从政作风,林冠英在政坛上积极经营个人的领袖魅力,如此锋芒毕露的行事作风,让行动党获得了华裔群众力量的大力支持。
但处于巅峰以后,林氏的锋芒毕露,以及个人的性格盲点也让行动党错失了不少机会。陆兆福在接任行动党秘书长一职后,先是飞赴砂拉越向砂总理阿邦佐道歉以换取砂盟同意参组团结政府,以及在新春前夕莅临拉曼理工大学颁发4000万令吉的行政拨款,这两个举动被视为替林冠英灭火,也等同打脸了林冠英。
尽管如此,以林冠英为首的势力,依然是行动党内部得以为华裔社群尖锐发声的力量:在吉打州务大臣沙努西发表“槟城属吉打”的言论后,林冠英在国会义正词严地表达槟城州属的主权立场;在政府考虑强制不提供猪肉和酒精饮料的餐厅申请清真认证的课题浮现后,郭素沁第一时间促请政府检讨有关提议。这显示了林派领袖对于课题敏感度的精确掌握能力,并懂得制造舆论攻势。
随着行动党迈入“后林冠英时代”,林派势力将逐渐退居二线,这对于促进党内新陈交替起了良好作用。但林派势力的生存,也将有利于行动党的路线竞争,从而让政党的机制更为多元及活跃。
魏宇泽,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学士,马来亚大学战略与防御研究硕士生,先后服务于华团及非营利文教组织,日常寄情于人文社科的知识泉水,反思自身在时局的定位。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每月12.50令吉
- 无限畅读全站內容
- 参与评论与我们分享您的观点
- 与亲友分享《当今大马》付费内容
- 可扣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