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炉非永续解决方案,美学者倡导零垃圾生活
垃圾处理向来备受争议,无论是土埋、焚烧,以致新近所谓的垃圾再生能源方式都受到质疑。美国学者康耐特提醒,与其抓破头要消灭垃圾,人们应该从问题源头着手。
康耐特(Paul Connett)是美国纽约圣劳伦斯大学化学系退休教授。他指出,零垃圾产出才是正途,尤其是工业界应该停止生产最终会造成垃圾的产品和包装。
至于民众,他们可以贯彻“5R”原则,即拒绝(refuse)、减少(reduce)、重复使用(reuse)、回收(recycle)及堆肥(rot),以达致零垃圾。
他强调,与焚化炉或土埋场相比,零垃圾才是永续性方案。
康耐特昨晚在隆雪华堂举行的一场讲座上表示,在21世纪的当下,垃圾焚化炉不适用,它与永续性对立。
最昂贵也会伤害社区
“焚化炉是最昂贵的垃圾处理方式,也是最昂贵的能源制造方式,焚化炉所产出的能源只能带来非常少的收入,反之纳税人须花30年来偿还建焚化炉的债务。”
“焚化炉不会有利社区,只带来少量工作机会、释放有毒气体危害健康及小孩的智力发展。焚化炉也危害地方经济、农业和旅游业,更造成有毒灰烬。”
“所以我们在21世纪的任务,不是要寻找最好的方案来消灭(destroy)垃圾,而是停止制造必须被消灭的包装及产品,这是零垃圾的核心讯息。”
他认为,若要接近零垃圾目标,需要工业界的支持,不能仅依赖社区来推动。
“这些关乎设计问题,人类发明所带来的垃圾、恶劣的工业设计和产品包装。”
业界须重新设计产品
康耐特强调,若某一产品无法再循环使用或转成肥料,则工业界就不应生产它。
“在21世纪,我们需要更好的工业设计。因此,零垃圾是社区与工业的结合,社区的责任是减少、再循环或堆肥,而工业界有责任重新设计产品。”
“多年以来,垃圾处理专家及政府认为只有社区必需去做,不,我们也需要工业界扮演他们的角色。”
他认为,就算花30年时间能以焚化炉和土埋藏来解决垃圾,最终也不有助于永续性,唯有零垃圾才接近它。
“所以请奋斗于正确的事情,而非浪费精力与金钱去做不正确的事情。总结来说,零垃圾对经济、健康、我们的大学、地球和我们的孩子更好。”
这场讲座题为“零废弃物:迈向绿色永续未来?”(Zero Waste Management: How Sustainable and Green?),由隆雪华堂社经委员会和吉隆坡不要焚化炉行动委员会(KTI)联办,《当今大马》是媒体伙伴。
讲座另一名主讲人是马来西亚零垃圾协会(Zero Waste Malaysia)创办人兼零垃圾生活实践者郑凤云,主持人为隆雪华堂社经委员会主席李仕强,讲座获得超过60人出席。
十大步骤朝向零垃圾
康耐特是从1999年起推广零垃圾,并已到访66个国家以分享及交流垃圾处理课题,并于2013年撰写《零垃圾解决方案》 一书。
他与现场出席者分享10个达到零垃圾的方式,即资源分类、沿户收集、堆肥、再循环、“再利用、维修、拆解”、倡议减少垃圾、经济奖励、垃圾分类及研究机构、改善工业设计、过渡土埋场。
他解释,资源分类能把垃圾管理问题转化成资源管理,尤其要把有机品分类,并将它们转为肥料以用于农业。
至于挨门逐户收集分类垃圾的途径,则能为人民带来方便。
“例如在美国旧金山,每个星期会收集人民的垃圾分类。在意大利有更好的方案,罗厘在一周内,每天收集不同的垃圾,如周一收集有机品、周二多元物品、周三纸张等。”
“西班牙同样每周会收集有机品。意大利卡斯德尔诺(Castelnuovo)的街道狭隘又陡峭,所以它们有特别的收集系统。它们用驴子去各家门户收集分类垃圾,人民和游客都很喜欢。”
垃圾分类肥料利农田
康耐特表示,根据世界银行,堆肥能够帮助发展中的国家减少50%至80%固体垃圾。
“所以你们的垃圾中有至少50%是肥料。在使用垃圾焚化炉时,若要烧的垃圾有肥料,很潮湿,你根本不能烧。所以就算使用垃圾焚化炉,也需要先分类垃圾,以便更容易燃烧。”
他也分享此趟来马到槟城的发现,包括参观北海一间修道院学校(Convent school)的堆肥计划,同时也参观万挠一间以黑水虻幼虫来处理垃圾废料的工厂。
他接着举例,在美国旧金山,若餐馆每日把清洁的有机品或肥料放在桶内而非垃圾,将能省下25%费用。
“所以我们需要餐馆和酒店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在加州,有超过200个葡萄园使用来自旧金山的肥料,因为那边的天气很干,所以使用肥料更好种植。”
提到再循环使用时,康耐特站起身向出席者展示身上的二手服饰,其黑色的大外套只花费6美金,浅褐色的长裤价格4美金,裤带则只花2美金,他笑说,自己和妻子很喜欢再循环物品。
他分享,根据其访问,其中一间在美国伯灵顿城市的再循环公司则聘雇街友,培训及帮助这些流浪人士觅职。
“在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他们有再循环公园,更有狗儿能分类6种垃圾。在美国西雅图,人们选择桶的大小来装垃圾,越大的桶费用更高。在爱尔兰,政府向每个购物塑料袋征收15仙,并成功在一年内减少92%使用率。”
“在加州,政府通过法律禁止一次性塑料,加拿大国家则已60年再循环使用啤酒瓶。”
每月12.50令吉
- 无限畅读全站內容
- 参与评论与我们分享您的观点
- 与亲友分享《当今大马》付费内容
- 可扣税